大眾網記者 范明昱 濟南報道
夏去秋豐盈,又是一年豐收時。
9月23日,全國迎來了第六個中國農民豐收節。今年的豐收節以“慶豐收 促和美”為主題,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、加快建設農業強國,聚焦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,展示農業農村現代化美好前景,弘揚中華優秀傳統農耕文化。
最美的金秋,是辛棄疾筆下“稻花香里說豐年,聽取蛙聲一片”的美好光景,是王維詩間“農月無閑人,傾家事南畝”的豐收喜悅,是李紳心中“春種一粒粟,秋收萬顆子”的憫農情懷......如今在山野、在田間,泉城大地上的豐收接踵而來,像是打翻了大自然的調色盤。豐收的田野,是最美的畫卷。
山水潺潺、果樹飄香,斑斕秋色惹人望
蓊蓊郁郁的大山環繞著村莊,游客的歡笑聲不時傳來……秋分時節,走進濟南市歷城區港溝街道蘆南村,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展現在眼前。這里山野青翠綿延,牡丹花叢璀璨盛開,古剎流泉幽然,現代社區盤山而建,智慧大棚瓜果滿枝,山楂體驗園里歡聲笑語,讓人仿若走進“現代桃花源”。
從過去有名的貧困村,到如今遠近聞名的文明先進村、富裕村,蘆南村歷經十九載的艱苦奮斗,通過做好黨建、山水、土地“三篇文章”,蹚出了一條“黨支部+合作社+企業”三位一體城鄉融合發展模式之路,奏響了山村巨變的新篇章,這也是歷城區大力推動農文旅融合的生動體現之一。
近日,歷城區區域公用品牌——“恣在歷誠”發布。自古以來,歷城區歷史人文資源豐富,農業稟賦優勢突出,不僅土質肥沃而且地下水資源豐富,可謂是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的“黃金區域”。目前,歷城區擁有泉水草莓、唐王錦鯉、馬家小米、彩石獼猴桃、香玲核桃、唐王大白菜、黃金耳等眾多特色農品。此次推出的“恣在歷誠”品牌,立足歷城區“農文旅”融合發展,定位“都市農業,城鄉融合”?!绊г跉v誠”是“恣享品質農品”,在歷城,游客可以品嘗地道特色“品質”農品;“恣在歷誠”是“恣樂田園農趣”,歷城致力為市民提供最舒心的文旅體驗;“恣在歷誠”是“恣得美好生活”,在歷城,人們可以用心生活,感受鄉村之美。
風吹稻浪、滿目金黃,黃河岸邊飄稻香
秋天,是收獲的季節。今年,槐蔭區水稻喜迎豐收,田埂縱橫交錯,連線織就一片金黃,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腰,此時已迎來了開鐮豐收時刻。伴隨著機器轟鳴,水稻種植戶們駕駛著水稻收割機,開足馬力,快速推進收割工作,收獲的喜悅溢于言表,整個稻田呈現出一派喜慶繁忙的秋收景象。
地處濟南黃河岸邊的吳家堡片區五洲農業種植基地,金黃色的稻穗隨風舞動飄來陣陣清香。在這一片片高標準的農田里,從選種、育苗、插秧、保值,再到收割、烘干、加工、包裝、冷儲,大量的高科技技術讓水稻實現了全程機械化操作,也讓濟南的“米袋子”更加充盈與安全。
不只是水稻,西郊蓋韭、玉清湖圓蔥、吳家堡白蓮藕……如今槐蔭區的優質特色農產品琳瑯滿目,各村正在逐步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路子。近年來,槐蔭區搶抓黃河重大國家戰略、鄉村振興戰略,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,大力打造“濟水南、黃河韻、稻花香”農文旅融合示范區,全力推動農業農村加速駛入發展“快車道”。其中,五洲農業、興沃農業等一批農業產業成長壯大,“槐蔭四寶”知名度不斷提升,優質吳家堡黃河大米供不應求,賽石玫瑰園、大李百合園、稻香花海等多個農業景點更是“點燃”鄉村旅游新業態,實現從“美麗鄉村”到“美麗經濟”的蛻變。
活動豐富、展品琳瑯,“1+1+4”展現濟南三農成就
慶豐收,促和美。今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的吉祥物是“和和”“美美”兩個卡通IP形象,表達了億萬農民甜甜美美的豐收喜悅、和和睦睦的幸福生活。兩個卡通IP形象的整體設計,以三大主糧“稻谷、麥穗、玉米”為造型元素,突出豐收節屬性,融入傳統文化符號與現代信息符號,傳遞豐收、喜悅、吉慶和農業現代化等寓意。
乘著第六個中國農民豐收節的東風,濟南也開展了慶祝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一系列活動,圍繞“慶豐收 促和美”這一主題,堅持市、區縣、街道、村鎮四級聯動,總體安排以“1+1+4”(即1個主會場活動+1個品牌農產品嘉年華活動+4個主題系列活動)形式開展,集中展現全市三農發展成就,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,展示農業農村現代化美好前景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9月、10月兩個月,濟南會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“節慶展會”“文旅活動”“特色采摘”“比賽競賽”4個主題51場系列活動。如“泉水人家”系列惠民助農進社區活動、張夏黃家峪小米首屆開鐮節直播秀、“精致錦水·盡善盡美”平陰縣紫云珠葡萄采摘節、中國名優錦鯉大賽等等,活動豐富多彩、展品琳瑯滿目,讓市民的體驗感十足、驚喜感拉滿、幸福感爆棚。
除此之外,濟南在“突出農民主角”上求創新,通過組織村BA、農民趣味運動會、“十佳農民”評選、齊魯鄉村之星授牌、農產品推薦官評選、村晚演出等活動,充分挖掘農民群眾的聰明才智和首創精神,讓農民群眾真正“上舞臺、唱主角、當頭牌”,進一步激發農民群眾投身鄉村振興、創造美好生活的熱情與干勁。